2013版艺术学院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3-06浏览次数:1001

 

工业设计工程领域

一、学科领域介绍

    本学科立足于我校机械工程、艺术设计等学科专业特色,突出综合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安全、新能源等领域的日益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舒适、环保等方面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而工业设计工程领域的人机工程学、虚拟设计、绿色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正是以上述设计要求为核心。我校培养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可以快速弥补煤炭、能源行业对于工业设计专业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江苏省和徐州市正着力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计划,而我校和徐州市政府联合组建的“华东工业设计中心”正是“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中心各项工作的逐步深入,一定会大力提升我校工业设计服务淮海经济区及工程机械领域的能力,为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的硕士的培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拓展空间。本学科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产品设计研究;

   2)交互设计研究;

   3)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研究;

   4)人机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

   5)设计管理。

     我校自 2000年成立工业设计专业以来,逐步培养了一批年轻、精良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有教授3 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 人,教师队伍中多人荣获了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校师德模范、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青年骨干教师等奖励或荣誉称号,已培养出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设计管理、虚拟设计等方向的硕士40 余名,教师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论文20余篇。教师主持或参与完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徐州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研究以及学校各类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20 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业设计专业的师生一直长期活跃在工业设计工程领域,与河北冀凯集团、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徐州矿务集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设计实践活动,获得德国红点、IDEA、台湾光宝创新奖、东莞杯、黄岩模具杯等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大赛奖项200余项,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0 余项,发表论文100 余篇。

    本学科相继与日本、芬兰、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师资交流和

学生的联合培养搭建了国际化平台,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设计视野。

二、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努力为祖国建设服务。

    2.掌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虚拟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管理等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设计或管理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先进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思维、国际设计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专业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规范地撰写或创作研究论文或作品。

    5.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三、学制

    学制3 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 年。在学制时间内,课程学习环节一般不超过1年,专业实践环节至少应保证半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少于1 年。在完成培养的各个环节后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只能申请提前1年毕业。

四、课程设置

 

五、其他要求

    1.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2.在修满规定的学分后,须参加至少6个月的设计实践,并完成实践报告和答辩。实践环节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毕业作品是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展示,也是检验其专业实践能力

的重要依据。毕业作品中体现出的综合设计能力及创作技能是考核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

的专业水平及授予学位的首要标准。毕业设计及论文成绩以学生的毕业作品为主,同时应考

核其结合毕业作品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是结合本人设计创作实

践中的相关理论进行的系统论述,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要求主题突出,论点鲜明,

论据充分,语言通畅,字数不少于1 万字。

    4.学位论文答辩与毕业设计展览同时进行,答辩形式与答辩地点可多样化。答辩委员会由5 人以上导师组成,其中校外导师1~2 名。

    5.毕业设计作品应体现完整的设计意图与一定的理论思考,鼓励毕业作品成果参与申报专利、设计竞赛、发表论文、投产实现、社会评价等,并在显著的地方加以标注。完整的设计应包括相应的调研、分析、说明及创意策划方案等。

 

艺术设计领域(领域代码:1351

(内含:艺术设计135108、美术135107

一、学科领域介绍

    艺术设计于2010 年被批准为硕士点。本学科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两个方向,分别为:

艺术设计:

    1. 环境艺术设计;

    2. 景观园林设计;

    3. 视觉传达设计。

美术:

    1. 油画语言与技法研究;

    2. 油画现当代技法与创作;

    3. 中、西方绘画色彩比较研究;

    4. 装饰绘画研究。

    本学科立足专业特点,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和设计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本学科具有较为充足的实验教学条件,能够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现有硕士生导师18 名,其中教授9 名、副教授9 名,先后聘任20 余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学院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取得诸多学术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在国内设计界已具有较大影响。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多项,已获得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及厅局级各类奖项4 项,出版论著及教学用书16部,发表学术研究以及教学研究论文405 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31 篇,SCI收录2 篇,CSSCI收录12 EI 检索6 篇。被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30 余项。获国际国内重要设计奖项50 余项。同时,学院陆续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韩国、日本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师资交流和学生的联合培养搭建了国际化平台。

    本学科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研究生在国际、国内大赛屡获佳绩。目前本学科已毕业研究生25 名,他们在设计教育、艺术设计等岗位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努力为祖国建设服务。

    2.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与设计技能,系统的、宽广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审美能力和较强的专业理解与表现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艺术创作与设计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

    3.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专业创新能力,与创作及设计实践紧密相联,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艺术创作与设计专门人才。

    4.掌握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三、学制

    学制3 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 年。在学制时间内,课程学习环节一般不超过1年,专业实践环节至少应保证半年,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少于1 年。在完成培养的各个环节后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只能申请提前1年毕业。

四、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公共必修课程、学科(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补修与自选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48 学分。各部分要求如下:

     1. 公共必修课程:政治理论课程设2 门(3 学分),外国语课程设2门课程(4 学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1 门(1学分)。

    2. 学科(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总学分应不少于30学分,实践类课程学分不低于16 学分。

    3. 选修课程不低于10学分,由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从事课题研究的性质,指定选修课程。

艺术设计(135108)课程设置

     美术(135107)课程设置

                                             

            

 

 

四、其他要求

    1.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应该在第四学期末前完成。文献综述提供书面报告,开题报告结合文献综述进行,由书面报告及口头报告组成。形式采取集中开题形式。开题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工作。开题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或作品选题是否恰当、是否跟踪学科前沿进行把关。

    2.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 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包含实践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举办不少于两次不同内容的专门展示。

    4.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应是对设计作品的思考和理论阐释。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且不少于8000字。

    5. 学位论文或者作品完成后、送审前进行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审核,审核未通过或未进行审核者学位论文不得送审。

 

 

 

 

新闻来源:作者:摄影:责任编辑: 审核:

X关闭
X关闭